期刊简介
本刊为卫生部主管、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,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科技人员,以促进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,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。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首页>中国预防医学杂志

- 杂志名称:中国预防医学杂志
-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- 主办单位:中华预防医学会
- 国际刊号:1009-6639
- 国内刊号:11-4529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期刊优秀编辑奖期刊收录: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CA 化学文摘(美), 万方收录(中), 哥白尼索引(波兰),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
噬菌体裂解系统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
朱召芹
关键词:噬菌体裂解, 系统, 治疗研究, 超微生物, 细菌耐药性, 丝状噬菌体, 多种耐药性, 治疗方案, 细胞裂解, 宿主, 生活周期, 人体感染, 破坏作用, 枯草杆菌, 颗粒大小, 抗菌活性, 霍乱弧菌, 感染细菌, 分化特征, 致病菌
摘要:1896年,Hankin描述了一种可以限制霍乱流行、传播并有抗菌活性的物质-抗霍乱弧菌素,随后Gamaleya在枯草杆菌中发现了类似现象[1].噬菌体分别由Twort于1915年和Felix d'Herelle于1917年独立发现[2].噬菌体是感染细菌、真菌、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特异性病毒,即具有不同特性的、显示出长时期多种变异、适应和分化特征的超微生物.其中95%是双链DNA有尾噬菌体;其他少数噬菌体的颗粒大小、蛋白外壳和生活周期等差别很大.大多数噬菌体导致宿主细胞裂解,丝状噬菌体f1和M13等并不裂菌.噬菌体对其宿主的破坏作用很早就用于杀灭致病菌的研究.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出现,对多种耐药性病原菌进行了很多探索性噬菌体治疗研究,现已有数百例关于噬菌体成功治疗人体感染的文献报道[3].噬菌体活体治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,为寻找安全可靠的替代治疗方案,噬菌体裂解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.
友情链接